發布時間:2025-02-19瀏覽: 1101次 標簽:
在執行硫化氫安全防護措施時,必須遵守以下七大關鍵注意事項:
1. 進入含有硫化氫的環境前,必須獲得車間的明確許可,并伴有經驗豐富的專人引導。個人防護裝備包括正壓自給式空氣呼吸器和便攜式硫化氫檢測報警器。根據區域硫化氫濃度不同,危險程度各異:
- 極度危險區域:硫化氫濃度超過mg/m3,存在極高的健康風險,甚至可能導致死亡。這些區域常見于硫磺回收和污水汽提等裝置附近,其中ppm以上的濃度可能引起急性中毒。
- 高度危險區域:硫化氫濃度在至mg/m3(至ppm)之間,可能導致肺部疾病和神經系統癥狀。這些區域通常位于蒸餾裝置和脫硫罐等處。
- 中度危險區域:硫化氫濃度在至mg/m3(6.6至ppm)之間,可能對眼部和肺部產生刺激。液硫儲存區和污水場等處屬于此類區域。
2. 預防措施和急救流程應包括:確保設備完全密閉并安裝報警裝置,確保廢水廢氣處理符合標準后排放。在進行作業前,必須測定環境中的硫化氫濃度,并采取適當的通風措施以及個人防護。在中毒事故發生時,迅速撤離現場、進行通風、稀釋氣體,并實施心肺復蘇。
3. 特定作業注意事項:
- 采樣作業:檢查設備是否完好、佩戴防毒面具,并確保有專人監護。
- 切水作業:佩戴防毒面具,保持安全距離,并采取中和及隔離措施。
- 設備檢修:制定詳細的安全方案,佩戴必要的防護裝備,并限定作業時間。
- 下水道作業:遵守安全規定,確保通風暢通,并佩戴防毒面具。
- 油池清污:徹底清理,并進行采樣分析,專人監護。
- 堵漏、拆裝作業:控制壓力,佩戴防毒面具。
- 生產裝置檢查:預防泄漏,安裝報警設備,定期進行檢查。
- 油罐檢查:在安全條件下進行,并配備防毒面具。
4. 空氣呼吸器的使用要點包括定期進行壓力測試、正確佩戴裝具以及檢查面罩的密封性,確保在緊急情況下能夠使用隔離式設備。
擴展資料:
一、 施工準備:
1、清淤、清罐前的準備工作
1.1、熟悉施工現場環境、道路、水電設施,對施工人員進行清淤、清罐有關安全環保教育,知識培訓。提高員工的安全環保意識,在現場符合安全規范要求的前提下方可施工。
1.2、檢查施工用具及人身防護用品。
1.3、檢查容器的工藝流程,附屬設備完好情況。
1.4、檢查容器的各項安全指標系數。發現問題,及時匯報、整改。
1.5、辦好環保施工審批手續。
二、施工方法及操作:
2.2、污水池、容器清淤操作
2.1、打開污水罐容器排污孔前,在每個污水罐容器下污泥排出口處挖土池,土池里鋪好防滲布,在施工場所可能有灑落,容易受到污染的地方采取防滲布圍、敷等措施,做到含油污泥及污水不落地。污水池開蓋后及容器卸壓后,經安全負責人檢查合格后,用防爆工具打開所有人孔和檢查口,上側人孔用引風機通風小時以上, 通風停止后,通知廠安全環保部及礦安全管理負責人及現場負責人檢測合格,達到“無油氣及揮發氣體”方可入罐作業,進入容器前,由專業技術人員講述容器內部構造,潛在的危險因素及內部操作注意事項。
2.2、污水采用泥漿泵輸入油罐車拉運后,清除池污水池或容器內硫化物(半固態)和油泥(固態)清淤操作應分組進行,施工人員佩戴防毒面罩,穿防靜電服輪換操作,使用銅鍬或木鍬等工具,進罐人員腰部系救生信號繩索,繩的末端留在罐外,以便隨時搶救。每次每組在容器內操作不得超過分鐘。容器外部人孔處由安全負責人看守,5分鐘喊話一次,詢問內部安全情況。
2.3、污水罐外部收油人員使用槽具疏引油泥至警戒線外側坑內,坑內事先鋪設一層塑料布和一層防雨布,防滲漏。然后把油泥灌裝到具有內包裝的內襯塑料編制袋內,倒放在槽車內,槽車也鋪設一層塑料布和一層防雨布,防止油泥落地污染環境。
三、污泥、污油運輸:
3.1、污油污水廢棄物及時運往安全環保部指定地點(污油回收點),統一處理。施工中出現污染,及時清理,發生環境污染事故,執行《清淤環境污染應急預案》。外運污泥前辦理危險廢物轉移聯單,運輸前小時向廠質量安全環保部申報。污水使用罐車外運,避免落地造成環境污染。含油污泥裝袋后裝進指定車輛,拉運中隨車攜帶“危險廢物轉移聯單”,并有專人負責押運,轉運車輛采用下鋪上蓋等措施,避免散落、淌油等造成的地面污染。
3.2、對污水池或容器在第一次清淤后,使用鍋爐車蒸或OD原油清洗劑清洗內部池、罐壁及附件上的油污,檢查合格后,重新進行清淤操作。
3.3、運輸過程中帶好工具和備用防滲編織袋,如發生廢渣掉落地面,
及時清理干凈,避免污染;拉運到指定地點后,及時辦理相關簽字手續。
運輸過程中發生污染事故,執行《清淤環境污染應急預案》。
3.4、油泥清理結束后,恢復現場原貌,場地清潔達到環保規定要求。
按照中國石化《加油站管理規范》的要求,為了確保加油站的油品計量準確和質量達標,需要定期對油罐進行清理。在清罐操作中,應當注意以下幾點安全措施:
首先,清罐的最佳時間應在3月下旬或月下旬的晴朗清晨,此時的天氣條件較為適宜。其次,應挑選2到3名身體健康、經驗豐富的工作人員參與清罐工作,并由安保部門或加油站相關管理人員進行安全知識和安全操作培訓,簽署安全責任書。同時,還應制定詳盡的安全應急預案。
在清罐前,需將油罐的人孔蓋打開并敞放2天左右,以降低罐內油氣濃度。有條件的情況下,可以將水灌入罐內以進一步降低罐內油氣濃度和溫度。清罐時,必須準備防靜電服、耐油靴、防毒面具、防爆手電、防爆手動換氣泵、鋁瓢、鋁桶、竹梯、繩索和滅火器等設備。
在清罐現場,應設置安全標識,并確保消防器材到位,嚴禁無關人員進入。正式清罐時,應使用儀器檢測罐內油氣濃度,確保安全后再讓工作人員下罐。檢查換氣泵性能、確認工作人員防靜電服和防毒面具佩戴正確、通風呼吸正常、防爆手電攜帶及繩索固定牢靠,禁止攜帶手機、打火機、鑰匙或其他鐵器。
下罐作業時,每次操作時間應控制在3分鐘以內,并通過腰系繩索與地面人員保持聯系,以便在突發情況下及時將其拉上地面,確保人身安全。清理出的含油污水應置于污油池中處理,無污油池時應將其置于行人不易到達的偏僻地點并用土覆蓋,同時設置明顯標記。
最后,在清罐工作完成后,要將人孔蓋重新安裝,并檢查各部位螺絲是否齊全、膠墊是否完好密封,確保油罐的安全。
最新文章
熱門文章